首頁 > 農業

瑞典“發家史”:為何從“維京時代霸主”迴歸為自然平凡的民族?

由 飛蓮聊美食 發表于 農業2021-12-08

簡介日益強大的“維京人”公元4到7世紀之間,因匈人(Huns)入侵歐洲大陸,歐洲進入約持續四百年時間的“民族大遷徙運動”時期,古日耳曼人的分支蘇維匯人、哥特人等民族逐漸遷移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民族緩慢融合

維京時期是公元幾世紀開始

瑞典“發家史”:為何從“維京時代霸主”迴歸為自然平凡的民族?

“瑞典”——一個如今極力追求平等和社會自由主義的永久中立國,歷史上卻曾是足跡遍及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的“北歐三大海盜之一”。

瑞典“發家史”:為何從“維京時代霸主”迴歸為自然平凡的民族?

橫亙於“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的瑞典王國

瑞典“發家史”:為何從“維京時代霸主”迴歸為自然平凡的民族?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位於歐洲西北部,於1905年,挪威脫離「瑞挪聯盟」後獨立。瑞典是一個處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國家,它西鄰挪威,東北部和芬蘭國土接壤,西南方向毗鄰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瀕臨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背靠雄山,居高臨下,眺望諸國,極具先天地理優勢。

瑞典·雪林

瑞典和丹麥、英國、德國、波蘭、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達兩千多千米,國土總面積約為45萬平方公里,大約有15%的領地在北極圈內,是北歐五國中最大的國家。由於境內氣候寒冷,農業佔比率比較低。瑞典地形狹長,北邊是諾爾蘭高原,南半區域及沿海多是平原及丘陵地帶,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

瑞典因為臨近海洋地帶受大西洋暖流的原因,所以大部分割槽域屬於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邊的平原地帶屬於溫帶闊葉林氣候,領土森林覆蓋率達54%。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的影響,北端極為嚴寒。平均氣溫春季北端為-16℃,南端-0。7℃;夏季北端為14。2℃,南端17。2℃。

瑞典有三大資源:鐵礦、森林及水力,森林蓄材26多億立方米,平均每年可利用的水力資源將近2014萬千瓦,已開發80%多。最重要的是,已探明瑞典的鐵礦儲量為36。5億噸,為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北部礦山城市“基律納”可產高品位鐵礦石,含鐵率已超70%,是目前探測的世界上最大的鐵礦之一。

基律納交通運輸便利,鐵路直通波的尼亞灣的呂勒奧港和挪威的納爾維克港。瑞典於19世紀30年代發現蘊藏豐富的鐵礦,在1899年鐵路通車、鐵礦得以開採,後迅速發展。最起初是露天開採,接著轉到地下開採,基律納礦山內巷道寬闊,採礦裝置格外先進,出產的礦石九成出口到國外,剩下寥寥無幾就完全夠供應自需,可想而知其礦量豐富度及鐵礦質量程度。

瑞典總人口約一千萬,絕大多數是瑞典人,佔90%。北部薩米族約2萬人,現聚集生活在北極圈周圍,多已過上安居生活,以養鹿為業。瑞典近年來外來移民數與日俱增,其中最多的是芬蘭族,約3萬人。瑞典官方語言為瑞典語,通用是英語。

薩米人亦稱拉普人,屬烏拉爾人種,為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型別,使用拉普語。

受地理和環境影響,瑞典石油儲量低下,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大量進口。石油導致的環境問題與石油運輸和進口成本,瑞典正著重發展清潔能源。

日益強大的“維京人”

公元4到7世紀之間,因匈人(Huns)入侵歐洲大陸,歐洲進入約持續四百年時間的“民族大遷徙運動”時期,古日耳曼人的分支蘇維匯人、哥特人等民族逐漸遷移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民族緩慢融合。

公元10世紀拜占庭帝國進入黃金時代,隨之羅馬天主教自丹麥傳入瑞典,並很快大面積鞏固下來,之後瑞典開始形成為“王國形態”。

從8世紀到11世紀,歐洲歷史進入“維京時代”,其足跡遍及歐洲大陸至北極等廣闊疆域。《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記載到,維京人沿著俄國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拜占庭帝國,並且在河流沿岸建立殖民地長期定居。兩百年間不斷地侵擾歐洲地區各沿海國家,甚至沿著河流向上游進入歐洲內地劫掠,曾經控制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最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一路向西南挺進,大肆掠奪不列顛半島。

維京人(別稱北歐海盜),是當今北歐五國的祖先,發源於挪威、瑞典和丹麥。起初只是打劫西歐大陸沿海的修道院,後逐漸對其他歐洲國家進行有組織的入侵,從愛爾蘭到不列顛,從法國到東歐,除了征戰,維京人還是技術精湛的航海家,向西發現了冰島和格陵蘭島,並最終到達北美,向東一度到達裡海。

不過,與近鄰的丹麥人和挪威人相比,“維京海盜時期”的瑞典人更注重商業貿易及海外市場的拓展而不是征服和殖民。瑞典王國形成之初,只是一個由一些獨立性很強的區域塊組成的鬆散王國。公元12世紀時,瑞典王國形成統一的稅收和法律制度,王權日益強大。繼而征服芬蘭的西南沿海地區,並不斷向歐洲大陸東南部擴張。

1397年,為了抵制德意志人在波羅的海建立的“漢薩同盟”,丹麥、挪威、瑞典三國組成的由丹麥王室領導的“卡爾馬聯盟”。從此瑞典王國和挪威臣服於丹麥國王的統治,但是在聯盟時期丹麥王室與瑞典統治階級及貴族層矛盾不斷,導致丹麥國王帶領軍隊佔領瑞典,並發動了屠殺瑞典貴族層反對者的“斯德哥爾摩慘案”。

1521年瑞典王國“一代帝王”古斯塔夫·瓦薩領導人民起義,1523年打敗丹麥佔領軍,後被推選為國王,建立了瓦薩王朝,進入崛起時期。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度過國家財政困難,瓦薩採取中央集權政策,並將八成的國土直屬王室所有,為瑞典封建君主專制的發展以及17、18世紀稱霸波羅的海地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進入17世紀,瑞典進入30年的境外征戰時期,打敗丹麥、波蘭的軍隊,佔領芬蘭,成就了在北歐的軍事霸權。1648年,與法國聯軍戰勝德意志民族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後得到大片德意志領土,此時瑞典在波羅的海勢力達到頂峰。

盛極而衰,1700年彼得大帝為奪取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與丹麥、波蘭組成軍事聯盟發動和瑞典王國爭霸的“大北方戰爭”。1721年瑞典慘敗,瑞典自此喪失幾乎所有在17世紀鼎盛時期征戰得到的海外領地,失去軍事強國地位。同時,俄羅斯帝國開始取代它成為北歐及波羅的海沿海區域的新興強國。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瑞典為收復失地的多次與俄羅斯帝國進行戰爭,導致1809年徹底敗於俄國,被迫割讓芬蘭。自此瑞典王國“北海爭霸時期”宣告結束,相反俄國獲得波羅的海地區的土地,一舉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

進入19世紀,最如日中天的當屬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他以一己之力使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讓歐洲各封建王朝的貴族王室感到巨大威脅,遂各王國組成反法同盟,瑞典也隨後加入。1812年拿破崙聯合丹麥發動侵俄戰爭,結果慘敗,瑞典趁機擊敗拿破崙盟友丹麥。1813年底,第六次反法同盟與拿破崙在萊比錫會戰,激戰後拿破崙宣佈無條件投降。

1814年1月14日,丹麥被迫與瑞典簽訂《基爾條約》,將“挪威”割讓予瑞典,挪威則乘機宣佈國家主權獨立並頒佈憲法。瑞典對其發動戰爭,在武力威脅下被迫接受作為一個國家臣服於瑞典國王,組成挪威-瑞典兩國聯盟。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挪威資產階級力量逐漸壯大,加之受到“1905年俄國革命”的精神鼓舞下獨立運動聯動全國,甚至還有斯德哥爾摩的兩萬工人進行遊行,終於在1905年10月26日,雙方簽字宣佈結束瑞挪聯盟,挪威獲得徹底獨立,此後瑞典持續至今。

瑞典為何歷史上很少被外族入侵?

20世紀起始,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瑞典第一大政黨“社民黨”長期執政,並且主張持續發展國民福利制度,積極參與國際各方合作,國內人民思想日益嚮往和平和“獨善其身”。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佈中立,官方宣佈稱是永久中立國,專注於發展國際貿易和商業領域。

事實上,想要在荼毒整個歐洲大陸的兩次世界大戰中真正保證不受戰爭襲擾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瑞典就做到了這一點,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瑞典周圍的地理環境決定“中立政策”的可操作性。瑞典國內除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外其餘皆是一片海拔低平,大部分地形處在丘陵、臺地和蝕餘山地交錯的形態中。

境內態勢西北山高,東南平原低,造就軍事戰略中典型的“高地攻堅戰”,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將來自北冰洋寒流阻隔在挪威境內,且寒流帶有的海洋風也無法侵入,起到了保護膜的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又能透過波羅的海帶入瑞典國內,為所屬海域魚類的生存及北部區域農業用地帶來適宜的溫度和氣候。再有,山區內富厚的礦材,這些都為瑞典的“中立政策”奠定穩固的物質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當核武器被美蘇壟斷時,瑞典卻是第三個建造出“核反應堆”的國家。

收斂鋒芒,韜光養晦的瑞典人

從20世紀中葉起,瑞典致力於社會福利制度,而且始終支援世界貿易自由化,是個經濟高度外向型的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約80%左右。

1950年瑞典同中國建交,是首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歐美國家。建交後,中瑞關係平穩發展,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各層次的溝通與合作不斷,並取得良好成果,其中我國大眾最熟知的跨國企業當屬“宜家家居”。

2013年8月吉利集團完成瑞典企業“沃爾沃”的收購,成為中國汽車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併購。

全球能源轉型大勢所趨,瑞典欲擺脫對石油的進口依賴,近年來以來積極促進“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程序,瑞典掌握清潔能源的開發和高效利用技術,環境汙染也正是我國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兩國在這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鑑經驗,逐步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瑞典工業發達,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端通訊和光子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雙方應在經濟貿易和旅遊領域合作的同時,將瑞典的先進技術與我國的市場相結合,更加有助於實現雙方互惠共贏。

參考資料:

吳興勇。匈奴與世界民族大遷徙。《 CNKI 》

嶽士坤。氣候萬千山勢奇美景觀靚麗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攬勝。《 CNKI 》

約翰·H·羅斯。《拿破崙一世傳》:商務印書館,1977年

孫秉瑩。歐洲近代史學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Tags:瑞典丹麥瑞典王國挪威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