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汙水處理厭氧好氧篇

由 寧夏節能環保雲平臺 發表于 農業2021-11-03

簡介好氧處理的主要作用:去除經厭氧處理後剩餘的有機汙染物去除水中的營養物質(N和P)氧化有異味的物質(H2S)降解和吸附懸浮的COD好氧的控制引數:DO, TSS,SVI,溫度,PH等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測定的溶解氧濃度是指示活性汙泥系統工作狀況

好氧池cod控制在多少

厭氧處理原理:

在厭氧生物轉化過程中,大量的能量被轉化為甲烷的形式存在,而僅僅極少部分能量會用於生成微生物細胞物質,當所產生的沼氣在鍋爐或加熱器中燃燒時,這部分能量才被釋放出來。厭氧消化過程可劃分為四個相對獨立但密不可分的步驟:水解階段,酸化階段,產氫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酸化細菌完成厭氧消化過程的前兩個步驟,即水解和酸化。它們透過胞外酶將聚合物如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解為能進入細胞內部的小分子物質,在細胞內部氧化降解而形成二氧化碳(CO2),氫(H2)和主要產物—揮發性脂肪酸(VFA)。

水解:不溶於水的基質被微生物轉化為較小的可溶於水的基質的過程,最佳PH=6。

酸化:在酸化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主要轉化為揮發性脂肪酸。

醯化細菌具有很高的PH耐受性,隨著酸性物質的不斷形成,最終PH可降至4左右,產甲烷菌有它的PH適應範圍:PH6。8-8。3。

第二組微生物,產氫產乙酸菌在酸化過程中把上述產物轉化為乙酸鹽,氫及二氧化碳。

第三組微生物是產甲烷菌,它們將乙酸鹽或氫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

無論酸化還是產氫產乙酸階段都未發生重要的COD減少,事實上僅僅是發生了COD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COD形式的轉化反應,最終的COD去除發生在產甲烷階段,在這裡

COD轉化為甲烷而從水中去除。

厭氧汙泥:

汙水處理厭氧好氧篇

顆粒汙泥和絮狀消化汙泥

處於產氣顆粒汙泥

汙水處理厭氧好氧篇

顆粒汙泥:原來的環境是厭氧;沉澱性好;汙泥濃度高;不易從反應器中洗出

絮狀消化汙泥:原來環境是好氧,經過厭氧後;沉澱性差;汙泥濃度低;很容易從反應器中洗出

厭氧控制引數:一個厭氧消化過程的成敗取決於環境因素和工藝設計。完全理解這些引數對正確進行工藝控制非常重要。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溫度,PH值,所需的營養和廢水組成。

細菌的需要:碳源;營養物;合適的溫度;pH中性;

溫度: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長速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多數已知的產甲烷菌最佳的溫度範圍都在30~40℃。在28到35℃之間每升溫1攝氏度活性約增加約10%。溫度在35℃左右活性相當穩定,但溫度一旦超過42℃則活性急速下降。所以有必要保證厭氧反應器內溫度低於40℃,因為在此範圍內溫度稍稍上升產甲烷菌的活性就會急劇下降。

鈣離子:汙泥最佳的顆粒性來說需要水中最少有40—50mg/l的鈣,最佳的鈣離子:70mg/l的鈣。鈣離子過高,易形成沉澱,容易在出水溝槽,管線,暴氣池的暴氣頭,沉降池中形成水垢。主要是受溫度、PH和鈣離子濃度的影響。水中磷酸根(PO43-)濃度達到或超過5mg/L時也會非常有效地減少碳酸鈣沉澱的程度。

厭氧操作:調節池和UASB

調節池作用:

1均衡PH和COD 2為汙水酸化提供時間性 3調整B/C比,提高可生化性。

UASB:汙水的80%以上的COD在此去除。

影響厭氧操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各項:溫度、PH、VFA、SS、COD負荷和氨氮及有毒性物

質。

如何控制好這些引數,使厭氧汙泥有良好的生存條件,保持良好的活性?

PH:應在厭氧部分控制以下各點的PH,厭氧進水、厭氧一層、厭氧出口,共三點,這些點的控制範圍分別為:

1。厭氧進水:最佳控制範圍6。8-8之間,根據水質以保證厭氧一層的PH在最佳的範圍內。並根據汙水在調節池中的預酸化度,來調節。如果厭氧進水的預酸化度高,在保證厭氧一層的PH情況下,可以適當降低厭氧進水的PH。

2。厭氧一層:最佳的控制範圍在7-7。5之間,因為產甲烷菌適應的PH範圍6。0-8之間,當PH低於6時,產甲烷菌將喪失活性,而酸化菌在PH範圍為4-10之間,都能存活。所以當厭氧一層的PH低於6時,將產生VFA的積累,此時產甲烷菌無法把VFA分解為沼氣。所以此時,厭氧裝置的酸化是很快的。

3。厭氧出口的PH:在6。8-8之間, 最佳的PH為7-7。5。厭氧進水和出水及厭氧一層的PH,都需要保持在6。8-8之間,而最佳的PH範圍為:7-7。5之間。

4。當厭氧出口PH高於厭氧入口的PH時,此時證明顆粒汙泥的活性最高,並且供給的COD量合適於汙泥負荷。

好氧處理原理:

COD + O2 CO2 + H2O + 新生好氧汙泥

好氧活性汙泥法是以活性汙泥為主體,利用活性汙泥中懸浮生長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汙水中有機物質的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好氧處理過程:

吸附、代謝、固液分離:經過一級處理的汙水與二沉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汙泥同時進入曝氣池混合後,在曝氣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溶解氧並使活性汙泥與汙水充分接觸,汙水中的膠體狀和溶解性有機物被活性汙泥吸附,並被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得以淨化。

好氧處理的主要作用:

去除經厭氧處理後剩餘的有機汙染物

去除水中的營養物質(N和P)

氧化有異味的物質(H2S)

降解和吸附懸浮的COD

好氧的控制引數:DO, TSS,SVI,溫度,PH等

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測定的溶解氧濃度是指示活性汙泥系統工作狀況的良好引數。這個引數需每天檢查。正常執行下溶解氧的濃度應在1到3mg/l之間。在正常情況下,溶解氧偏低:

現象:汙泥顏色變黑,泡沫較多。原因:COD量比較高,暴氣不足,汙泥濃度過高

在正常執行條件下,活性汙泥系統中溶解氧濃度的提高就指示了活性汙泥系統COD負荷

的下降,或者是是流向活性汙泥系統流量的下降。如無以上問題,可能的原因:

1。PH 和溫度的變化。

2。 可能是由引入活性汙泥系統的有毒化品(藥劑)使汙泥中毒而引起的。氧電極應透過定期人工測定來檢查,同時應每週清洗和校準一次電極。

汙水處理厭氧好氧篇

Tags:厭氧pH汙泥活性汙泥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