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小白菜絲菌核葉腐病

由 種子庫 發表于 農業2021-10-13

簡介(4)藥劑防治 加強檢查,及時拔除中心病株,並噴施5%井岡黴素水劑500-700倍液,或28%多井懸浮劑800倍液,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溼粉600-8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

黑葉白菜什麼時候種植

小白菜絲菌核葉腐病又稱小白菜葉片腐爛病,全國分佈廣泛,除為害白菜外,還可侵染水稻、花生、芋、茭白、大豆等。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初呈沸水燙狀溼腐型病斑,早露未乾時病部呈灰綠色。乾燥時病部轉呈灰白色,嚴重時全葉腐爛,僅殘留主脈,並延及葉柄和莖部腐爛。在患部可見蛛絲狀菌絲體和由菌絲體糾結而成的白色絨球狀菌絲團(幼嫩菌核)和蘿蔔籽粒狀物(老熟菌核)。蛛絲狀物、白色絨球狀物和蘿蔔籽粒狀物皆為本病不同階段表現的病徵。也是別於小白菜細菌軟腐病症狀。

小白菜絲菌核葉腐病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tihn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初生菌絲無色,直徑4。98-8。71μ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處多縊縮,並具1隔膜,新分枝菌絲逐漸變為褐色,變粗短後糾結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後變為淡褐或深褐色,大小 0。5-5mm。菌絲生長最低溫度4℃,最高32-33℃,最適23℃,34℃停止生長,菌核形成適溫23-28℃。

發病特點

病菌主要以菌核遺落在土中越冬,併成為本病初侵染來源,萌發抽生菌絲進行初侵染致病。發病後病部上的菌絲借接觸或攀纏作用向鄰近植株蔓延,再次侵染,使病害得以擴充套件。由於病菌發育適溫為28-32℃,菌核在高溫(27-30℃)及溼度充足條件下極易萌發,故風雨頻繁特別是颱風雨多的季節和溼悶的天氣最有利於本病發生。前作稻紋枯病發生嚴重的田塊,或用病稻稈作覆蓋物,或偏施氮肥,都易誘發病害。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在華南地區, “北海夏白菜”、“福建黃葉”和“坡頭黑葉”表現較抗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2)注意選地,勿在前作稻紋枯病或大豆紋枯病嚴重的田塊種植。

(3)加強田間管理。

①勿用紋枯病稻稈作覆蓋物,如需覆蓋,應選用黑遮光網,以減少菌源。

②加強肥水管理。注意勿偏施氮肥和過度澆水,提倡適時追肥和噴施葉面營養劑,促進植株早生快發,壯而不過旺,縮短生長週期,提早收穫。

③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收穫後結合深翻整地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

(4)藥劑防治 加強檢查,及時拔除中心病株,並噴施5%井岡黴素水劑500-700倍液,或28%多井懸浮劑800倍液,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溼粉600-8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常用藥劑 井岡黴素、多井、氟紋胺。

Tags:菌核菌絲紋枯病狀物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