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由 釣魚之家 發表于 農業2021-08-26

簡介在魚的方面需要記住,魚兒在水裡缺氧的時候要往水裡溶氧量充足的地方去

趨光性和趨氧性是什麼意思

人們常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閒時為忙時做好準備。現已入冬,也到了年末。剛好適合此時為明年的釣魚大計做一些“理論進補”。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要釣到魚,首先就得找到魚。並不是說你把鉤餌放在水裡魚就會來咬鉤,也不是說你的魚餌很香,魚“聞著味兒”了就會連竿爆護。魚不在你下竿的位置,你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勞。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要想找對位置(坐正屁股),必須得深入瞭解魚和水。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

魚的方面:魚是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是動物就決定了它們在水裡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要找到魚然後釣到魚就得知道魚在水中的位置變化規律。

一,魚兒的家(對安全的需求):

和人一樣,幾乎每種動物都有一個家,魚兒們也不例外。都會有一個它們認為安全的休息場所。以前的文章裡面我經常提到一個詞“結構和深水”。結構的意思是指水中的陡坎,凸起,凹陷甚至是有沉沒物等能為魚兒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庇護所的地方。魚兒們在水中時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不安全因素,比如肉食性魚類的攻擊,和人類的漁網,魚鷹等等。所以庇護所對它們來說就如同人類的房子一樣重要。以前經常看到紀錄片裡面沉船附近有大群魚類活動。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但是往往只有結構也不行,還得水夠深。不然電工一電,再大的魚群也沒了。所以我經常說“深水+結構”。當然水草也是一種結構。但是水草往往生長在淺水,很難為大魚提供庇護。所以一般情況下水草邊我不認為是“大魚的家”。在陌生的釣點往往很難準確找到這種“結構+深水”,故此提前打探水情和試竿就非常重要了,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很多地方往往夜釣效果很好,這也是因為往往夜間魚兒們認為最安全。最容易從家裡出來覓食。

二,魚兒的食堂(對食物的需求):

魚要在水裡生活,沒有食物是肯定不行的。釣魚的時候必須要考察魚兒們經常去哪裡吃飯。比如養殖塘裡面的投料點。水草繁茂的淺灘,進水口,甚至果樹下等等。這些地方對魚來說往往都意味著食物。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我曾經在一顆構樹下草魚狂拔。就是因為草魚經常跑到構樹下面吃那種紅色的果子以及掉落的樹葉。

三,魚兒的逐溫性:

魚兒幾乎都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我看到過關於鱷魚、蜥蜴、蛇類、龜類的紀錄片裡面都有這些動物曬太陽使體溫升高的場景。“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直生長在水裡的變溫動物,它們對溫度變化的感知是非常敏銳的。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我一個月前曾經在一個這樣的抗旱池裡面釣魚。池子只有10來米的直徑,水深約3。5

米,天氣晴。早上開竿釣底。連竿很爽,但是。釣著釣著就沒口了(池內小奶鯽很多),在陽面連竿了幾下也沒口了,再後來我釣半水(70釐米深)又開始狂拉,傍晚時半水又沒口了,底釣又開始狂拉。這就充分說明了魚兒逐溫的規律。早晚水底溫度相對較高,而太陽一曬,上層水溫升高。要說單靠魚餌誘魚的話,這麼小的池子,哪裡的魚誘不來?

四,魚兒的趨氧性:

魚在水裡需要用腮過濾氧氣呼吸。水裡面溶氧量的變化對魚來說也至關重要。我曾經在一個密度很高的混養歡樂塘裡面,經常在開充氧機的時候中巨物。在水中溶氧量不足的情況下(魚密度過高,低氣壓等),要去找進水口,下風口等溶氧量更高的點。關於水裡的溶氧量特性與很多因素有關係後面再做詳解。在魚的方面需要記住,魚兒在水裡缺氧的時候要往水裡溶氧量充足的地方去。

五,魚的領地:

我經常在一些塘裡面釣魚的時候發現,明明該水體裡面有很多魚。但是在某釣點釣過幾尾魚後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停口期。在釣巨物的時候這種情況特別明顯。其實這個與動物的領意識息息相關。在一個水體裡面,魚不是一個大群體了事。而是分成了很多很多的小團伙。這些小團伙可能是幾條,幾十條。甚至有可能是幾百條。但是往往魚越小,群體就越大。魚越大群體數量越少。在野外很少有一大群魚就在一個地方待著的情況。那是因為魚兒之間會互相競爭,爭奪食物。魚兒形成一個超級大群的情況很極端。比如某個地方有足夠多的食物,或者魚兒們覺得危險,或者要爭奪配偶。比如養殖塘裡面投餌,比如轉場才放入黑坑的新魚。

六,魚類的遠征

魚在繁殖季節非常喜歡到處跑,它們的祖先就是這種“到處跑”的方式,遠征到的世界上的各個角落。而它們喜歡到處跑的天性跟釣魚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在魚兒的繁育期在進水口,瀑布下等位置釣幾竿就知道了。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釣魚人,魚類的繁育期我是不會去野釣的。但是坑釣也有進水口啊!

水的方面

魚在水中游,水中的各種條件變化會對魚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水哪些條件會對魚的行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以及這些條件本身是怎麼變化的呢?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一,溫度:

水體溫度受陽光影響很大,而且水的比熱容很大,水面上可以接收到更多陽光可以更快升溫,而表層接觸大氣,在空氣流動和蒸發吸熱等條件下又更容易散熱。而水底依靠著溫度變化更慢的大地,水下部溫度變化更慢。但是水下部並不代表水的底部。冷水的密度高一些,溫水的密度大一些。這個密度差異會使水裡形成一個對流。

漁行千里之尋魚訣!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著名的南極海底死亡冰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種冷水往下流動形成的極端表現。所以在降溫的時候水體最深的位置不一定是溫暖的。特別是冬天在下風口處,表層冷水在風力的作用下極速下降,而且風還會帶走熱量。故此冬天儘量別在下風口垂釣,因為魚和你都冷啊……魚沒釣到還感冒了那就悲劇了。

二,溶氧量:

1;飽和溶解氧DOf=468/(31。6+T),T為水溫,單位:℃,飽和溶解氧濃度(mg/L)。

在標準大氣壓下溶氧量與水溫變化的關係。可見溫度越高飽和溶氧量越低。

2;化學需氧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汙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簡稱COD。

3;氣壓與溶氧量的關係,這個很容易理解,氣壓越低水中溶解的氧氣越容易從水裡冒出來,和擰開碳酸飲料瓶蓋冒氣出來一個道理。

也就是在炎熱的夏季水溫升高後水中溶氧量會降低,而且烈日當空會讓熱空氣上升,形成低氣壓。而且由於魚類及水體微生物活動頻繁,極易造成水體內缺氧。故而在炎熱的夏季要儘量選擇下風口釣魚。涼快又能釣到魚,豈不美哉?因為下風的風浪可以促進氧氣進入水中。而如果沒風,就得考慮水溫更低,相對微生物活動更小的“深水+結構”了。

三,方位

崔亮大師在鉤尖江湖欄目裡經常說他首選的黃金方位是“東北角”。原因是他經常東北釣魚,那裡的風向決定了東北角在夏季是迎風面,冬季是背風面。而且北面向陽,意味著水溫更高,天然食物更多。但是很多釣友只去記住人家說的“東北角”了。卻不去分析為啥?往往就忽略了一件事兒,你所在的位置風向和東北一樣嗎?至少在我經常釣魚的四川春夏季常吹東南風,秋冬季主吹西北風。所以重點來了:

西北角才是黃金方位!!!

當然這個黃金方位也只是一種說法而已,還是得考慮水溫,溶氧量,食物等條件之間的平衡。

四,魚道

什麼叫魚道呢?其實顧名思義就是魚走的道路。前文提到魚有家和食堂。魚在多數水體裡面的絕大部分魚類都會從家裡到食堂去吃飯。如果你在魚道的中間設下伏兵(打下窩子)很容易連竿保護。那麼什麼樣的位置是魚兒要走的“交通要道”呢?這個話題可以再單開一帖。這裡只能簡單來說說。首先魚道得在深水與淺水的結合部位,其次最好是水面收窄的位置。鏵尖其實就是一個水面急收窄的位置。當然這個魚道最好要利於魚兒遊動。突然的升高降低魚遊起來也吃力不是?關鍵是水壓極速變化會導致魚身體裡面氣體體積極速變化。海釣時經常見到魚兒上岸就會被體內空氣撐死。所以魚兒是不太適應極速的上升下降的。

總結一下:魚諺很多且很長我總是記不住,其實透過對魚兒動物特性和生活環境的仔細分析我們能找到核心的規律。瞭解了核心規律,魚諺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了。釣魚的過程其實是在伏獵魚這種動物的過程。只有瞭解你的獵物,並根據你的獵物習性,環境的變化及時的調整你的戰術才能利於不敗之地。這也就是兵法所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

Tags:魚兒氧量釣魚水裡裡面